首页

女王样鞭打系列

时间:2025-05-22 19:27:35 作者:河南首单跨境飞机租赁业务落地 浏览量:23240

  中新社南京9月18日电 (记者 朱晓颖)“铛铛铛……”18日,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广场,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余昌祥的女儿余惠如和各界代表一起,缓缓推动钟锤,撞响和平大钟。

9月18日,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,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人、青少年、教师、紫金草志愿者等代表撞响和平大钟。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

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当日举行纪念活动,铭记“九一八”事变爆发92周年。

  十时,防空警报声划破城市上空。余惠如和青少年代表、教师代表、部队官兵代表、紫金草志愿者代表等低头默哀。自发到馆的民众也手持鲜花、脱帽驻足。

9月18日,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纪念活动,铭记“九一八”事变爆发92周年。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

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余昌祥出生于1927年10月。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时,他目睹了侵华日军虐杀中国人的场景,自己的亲人也在浩劫中丧生。2022年,老人过世,他的后人接力传承着这段历史真相。

  “我父亲的遗愿是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,让子孙后代永远生活在和平的阳光下。”余惠如对中新社记者说:“作为他的子女,我有责任和义务守护历史记忆,为维护和平安宁尽一份力。”

  “永远的铭刻——抗战历史记忆版画展”当日在馆内开展,展览分为“铁蹄之下”“南京浩劫”“抗争到底”“万众一心”“记忆传承”等部分。展出的100余幅版画作品,创作时间横跨90余年。

  策展人、南京书画院院长、金陵美术馆馆长刘春杰在受访时表示,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,版画艺术家以笔为刀宣传抗战,甚至时刻冒着生命危险。他们留下来的作品,饱含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、必胜的信念和决心。

9月18日,“永远的铭刻——抗战历史记忆版画展”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。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

  当天,纪念馆迎来全国各地的参观者。沈阳市民李志明特地一早赶来参加纪念活动。他说:“历史不容忘却,我辈更需奋发图强、振兴中华。”

  到馆参观版画展的南京艺术学院学生栾沛霓、吴桐,曾多次参与南京国际和平海报双年展的海报设计工作。“作为生在长在和平年代的新时代青年,我们更应铭记中华民族的苦难史,守望和平,放眼未来。”(完)

【编辑:唐炜妮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广东推动台企优化产业布局 助力粤东西北“融湾发展”

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秘书处副秘书长 宋尚哲:主题议题既体现论坛“开放”核心定位的内涵,又涵盖当前全球经济前沿问题。截至目前,有包括诺贝尔奖、图灵奖、菲尔兹奖得主、中外院士、世界500强CEO以及国内外部级以上官员等重量级发言嘉宾超过260人,其中境外发言嘉宾占一半左右,参会注册嘉宾近9000人。

中国女曲澳大利亚籍主教练安南:中国队的实力过去被低估了

现在,枧头学校108名教师队伍中,有26名教师是公费定向培养的师范生,其专业涵盖各个学科。定向师范生的有力补充,实现了师资力量“人适其岗”“各尽其才”,提升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,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。

(经济观察)今冬首场寒潮来袭 中国力保能源供应

公安部:今年以来,全国持枪、爆炸犯罪案件同比下降16%

宁德2月23日电 (姚剑平 李贺)22日,古田县晟茂农业银耳全产业链项目在“银耳之乡”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奠基。当地官方称,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银耳全产业链项目。

激活发展动能 培厚创新土壤

谈及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,郑栅洁表示,从工作安排上看,国家发改委正会同有关方面,抓紧制定形成具体的行动方案,按程序报批以后启动实施,将应用改革的办法和市场化的举措统筹好硬投资和软制度的建设,一手抓好重点项目建设,强化项目和资金的监管,一手推动配套政策出台实施,强化政策的跟踪落实,高质量推动这项重大举措落地见效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